最近啊,火灾多,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学习。看电视,看手机,串门子讨论,热情很高,这说明靠山屯的人还是有术质的。
但是,看来看去,学来学去,突然,发现有问题。有问题啊,问题还很大
因为砖家很多,他们说的不一样。听谁的好?好象都有点道理,也好象都不太放心。毕竟,这真遇到火灾了,那很要命。
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三个问题。
1、毛巾,捂还是不捂?
有人说,发生了火灾,一定要捂着湿毛巾跑,而且,要叠八层。并且还翻出证据,说一个姓郞的参谋,讲过:
“毛巾的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折叠8层,除烟率约为60%,折叠16层,除烟率达90%以上。” 但郎参谋同时表示,层数越多、含水量越大,也会导致透气阻力增大。因此,使用湿毛巾时,一般建议折叠8层为宜,含水量控制在毛巾自重的3倍以下。
而且,有很多公众号还写文章,强调:
在此,消防部门再次表示:湿毛巾捂鼻逃生,是写入了高等消防专业教材《消防基本技能(实践)》 的做法,是国家应急广播推广的办法,还是日本国民防灾教育宣传片的指导做法。而日本,是全世界防灾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也将湿毛巾捂鼻逃生作为教学材料。
与此同时,有一个姓蔡的台湾消防员说:火灾时,湿毛巾捂口鼻逃生,你死定了!
那么,到底会怎么样?老说讲几点,大家可以讨论:
(1)这个8层湿毛巾是科学的数据吗?什么是除烟率?这个名词如何解释,除的是什么烟,还有,除烟率的高低对火灾逃生有何意义?这个叠8层并拧干的毛巾,相关的数据从何处得来?是否做过严谨的科学试验,有没有真正的指导价值?
(2)过去提倡的就对吗?写入教材就一定是对的吗?包括,日本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还有,日本人是什么时候说的这事?现在还在说吗?过去,皇帝规定,妇女一律小脚,爷们一律辫子,但放了之后,剃了之后,好象并没什么不妥。
(3)湿毛巾能不能防毒?火灾烟气中的毒气,主要是CO,从理论上讲,CO的大小是分子级别的,并且不融于水,湿毛巾是挡不住的,如果挡住了,那氧气也进不去;其他类型的的毒气,除非是易融或可融于水的,湿毛巾会挡住一些,不融于水的,挡不住的。这样子看,湿毛巾的防毒功效不能过高估计。否则,解放军叔叔就不是佩戴防毒面罩,而是拿一包湿毛巾去打仗了。
(4)湿毛巾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分析一下,一是应该会有一些过滤作用。主要是过滤颗粒比较大的那些烟尘,这就象口罩一样;二是会有降温作用。毕竟有水,会让透过毛巾吸入的空气有所降温,嗓子会好受点儿;三是有一点防毒作用,比如氨气、HCL,那些易融于水的,会化解点儿。如果说,还有作用的话,大概是心理安慰作用吧,毕竟宣传了这么些年了。义和拳当年,打架时先念叨两句,然后就光着膀子冲上去,觉得,子弹打不到肉里面来,心理作用也是厉害的。
(5)捂湿毛巾的成本是什么?当然,是时间成本,因为你花10秒去打湿毛巾,再折叠,还是要时间的。但火灾现场,有时候每一秒都可能发生变化,时间就是生命啊;另外,捂毛巾要占用一只手,这也是成本。
(6)那么,到底要不要捂呢?老说认为,如果你手头正好有现成的毛巾,并且方便的话,就捂一下,也不太可能会死定。但不要刻意去找毛巾并折叠多少层,它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能捂毛巾逃生的烟气条件,通常不捂也可以逃生,因为那肯定是温度不算太高、毒气不算太大的烟气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是几百度的高温烟气,你捂毛巾逃,你的手、脸、眼睛能不能受得了?可能极短时间就受不了了,这些地方都能捂上毛巾吗,即使捂上能坚持几秒?如果再有类似CO这样的毒气,那捂不捂都一样了。
总之,不要过于夸大湿毛巾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不宜再把湿毛巾当成是火场逃生“神器”。
2、可以躲在厕所里面吗?
想躲在厕所里面的理由,主要是水。我们有些同学,总觉得水能克火,躲在厕所里面,可以把水浇在身上,会凉快一些;同时,如果还有一个浴缸,可以放满水,人浸在里面,来抵挡一番热火。
躲起来是有前提的。这样的场景,其前提,一般都是家中发生了火灾,或者是烟气严重地侵入到家中,对吧。如果家里面并没有着火,那没有道理浸在浴缸中嘛。
但是,家里发生火灾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是很高的温度,是浓烟。很高的温度,会燃烧掉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并且把空气加热,而浓烟,则会将毒气塞满空间,并且减少氧气的含量,如果氧气的含量降低至14%以下,人就会缺氧昏迷。
这样看来,火灾发生了,躲在哪儿(哪个房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这个房间是不怕火烧的,不怕高温的,如果你把门关上,火不会烧进来,这就是你要躲的房间。回头看一下厕所,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家庭里面,厕所门都不是防火门,而是简易的玻璃门或塑料门,或者有亮窗的,这些门根本不抗烧,那就躲不得;二是,这个房间有直通外界的空气交换通道,也就是说外面烧的热火朝天,但里面照样有氧气,这才能喘上气,才能活下去。
所以,能不能躲在厕所,关键不是水的问题,是抗烧和有氧气的问题。大家回家看看你那厕所的门什么的,就明白了。
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其5.5.32条是这么说的: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 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这什么意思呢,这说厕所了吗?没有。它的意思是让你家里搞一间避难房,火灾时候可以躲进去的。这间房,门啊,墙啊,可透气的窗户啊,才是关键。
3、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1)为什么要跑呢?要跑的情况大概有两种,一是自己家里起火了,这时候,如果火没有挡住你的路,你当然要跑,不跑的话,再烧一会儿,那就麻烦大了。二是别人家里起火了,但有可能烧到你家里来,这时候就要择机去跑,最好是早点跑。
跑还是不跑,其实很关键,比往上往下更重要。这次伦敦的火灾,就是上述第二种情况,虽然发生在别人家里,但能通过外墙保温材料很快烧到自己家,这就是要跑的一种,呆在家里被烧就死了80人。
(2)什么时候不跑呢?那比如,是楼梯间里面着了,这个时候,楼梯间是个大烟囱,跑进去就是牺牲啊,肯定不跑。另外,别人家着火了,但经过分析,肯定烧不到自己家里来,并且毒气也不可能过来,那就不跑,玩游戏,睡觉,更好。
(3)往哪儿跑呢?自己家着了,出了门,肯定是往下跑啊,这不存在选择,如果不是地瓜酒喝醉了的话,都应该清楚。别人家着了,分两种情况,这家在自己家楼层上面,那往下跑啊;着火这家在自己楼层下面,那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楼梯间里面有烟不,烟大不?没烟,或烟很小,向下跑啊;楼梯间里烟很大,立即回家呆着,不向上跑,一是很难跑过烟,二是被烟追着熏,可能要中毒,再说上去躲在别人家里,和躲在自己家里,有什么两样?
(4)能不能向上跑呢?凡事不可能万分绝对,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向上跑的。比如这个楼是25层,你家住24,楼顶又有开口,下面某家着了。你出门一看有烟,还比较大,你往下跑可能要送死,那憋一口气跑到楼顶上,也是一个办法。
总之,最好不要跟烟较劲
 
本文链接地址:http://sxjz.qddfxfpx.com/school/articledetail-524621.Html
相关推荐:
国考战报 | “通关”刷屏,心得分享,学员群上演实操高分秀!河北消防救援总队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22年第三批次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公告南宁清大东方助力南宁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指导中心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消防科普
2021-03-16 标签:清大东方 文章来源:靠山囤闲话
最近啊,火灾多,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学习。看电视,看手机,串门子讨论,热情很高,这说明靠山屯的人还是有术质的。
但是,看来看去,学来学去,突然,发现有问题。有问题啊,问题还很大
因为砖家很多,他们说的不一样。听谁的好?好象都有点道理,也好象都不太放心。毕竟,这真遇到火灾了,那很要命。
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三个问题。
1、毛巾,捂还是不捂?
有人说,发生了火灾,一定要捂着湿毛巾跑,而且,要叠八层。并且还翻出证据,说一个姓郞的参谋,讲过:
“毛巾的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折叠8层,除烟率约为60%,折叠16层,除烟率达90%以上。” 但郎参谋同时表示,层数越多、含水量越大,也会导致透气阻力增大。因此,使用湿毛巾时,一般建议折叠8层为宜,含水量控制在毛巾自重的3倍以下。
而且,有很多公众号还写文章,强调:
在此,消防部门再次表示:湿毛巾捂鼻逃生,是写入了高等消防专业教材《消防基本技能(实践)》 的做法,是国家应急广播推广的办法,还是日本国民防灾教育宣传片的指导做法。而日本,是全世界防灾教育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也将湿毛巾捂鼻逃生作为教学材料。
与此同时,有一个姓蔡的台湾消防员说:火灾时,湿毛巾捂口鼻逃生,你死定了!
那么,到底会怎么样?老说讲几点,大家可以讨论:
(1)这个8层湿毛巾是科学的数据吗?什么是除烟率?这个名词如何解释,除的是什么烟,还有,除烟率的高低对火灾逃生有何意义?这个叠8层并拧干的毛巾,相关的数据从何处得来?是否做过严谨的科学试验,有没有真正的指导价值?
(2)过去提倡的就对吗?写入教材就一定是对的吗?包括,日本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还有,日本人是什么时候说的这事?现在还在说吗?过去,皇帝规定,妇女一律小脚,爷们一律辫子,但放了之后,剃了之后,好象并没什么不妥。
(3)湿毛巾能不能防毒?火灾烟气中的毒气,主要是CO,从理论上讲,CO的大小是分子级别的,并且不融于水,湿毛巾是挡不住的,如果挡住了,那氧气也进不去;其他类型的的毒气,除非是易融或可融于水的,湿毛巾会挡住一些,不融于水的,挡不住的。这样子看,湿毛巾的防毒功效不能过高估计。否则,解放军叔叔就不是佩戴防毒面罩,而是拿一包湿毛巾去打仗了。
(4)湿毛巾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分析一下,一是应该会有一些过滤作用。主要是过滤颗粒比较大的那些烟尘,这就象口罩一样;二是会有降温作用。毕竟有水,会让透过毛巾吸入的空气有所降温,嗓子会好受点儿;三是有一点防毒作用,比如氨气、HCL,那些易融于水的,会化解点儿。如果说,还有作用的话,大概是心理安慰作用吧,毕竟宣传了这么些年了。义和拳当年,打架时先念叨两句,然后就光着膀子冲上去,觉得,子弹打不到肉里面来,心理作用也是厉害的。
(5)捂湿毛巾的成本是什么?当然,是时间成本,因为你花10秒去打湿毛巾,再折叠,还是要时间的。但火灾现场,有时候每一秒都可能发生变化,时间就是生命啊;另外,捂毛巾要占用一只手,这也是成本。
(6)那么,到底要不要捂呢?老说认为,如果你手头正好有现成的毛巾,并且方便的话,就捂一下,也不太可能会死定。但不要刻意去找毛巾并折叠多少层,它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能捂毛巾逃生的烟气条件,通常不捂也可以逃生,因为那肯定是温度不算太高、毒气不算太大的烟气环境。试想一下,如果是几百度的高温烟气,你捂毛巾逃,你的手、脸、眼睛能不能受得了?可能极短时间就受不了了,这些地方都能捂上毛巾吗,即使捂上能坚持几秒?如果再有类似CO这样的毒气,那捂不捂都一样了。
总之,不要过于夸大湿毛巾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不宜再把湿毛巾当成是火场逃生“神器”。
2、可以躲在厕所里面吗?
想躲在厕所里面的理由,主要是水。我们有些同学,总觉得水能克火,躲在厕所里面,可以把水浇在身上,会凉快一些;同时,如果还有一个浴缸,可以放满水,人浸在里面,来抵挡一番热火。
躲起来是有前提的。这样的场景,其前提,一般都是家中发生了火灾,或者是烟气严重地侵入到家中,对吧。如果家里面并没有着火,那没有道理浸在浴缸中嘛。
但是,家里发生火灾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是很高的温度,是浓烟。很高的温度,会燃烧掉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并且把空气加热,而浓烟,则会将毒气塞满空间,并且减少氧气的含量,如果氧气的含量降低至14%以下,人就会缺氧昏迷。
这样看来,火灾发生了,躲在哪儿(哪个房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这个房间是不怕火烧的,不怕高温的,如果你把门关上,火不会烧进来,这就是你要躲的房间。回头看一下厕所,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家庭里面,厕所门都不是防火门,而是简易的玻璃门或塑料门,或者有亮窗的,这些门根本不抗烧,那就躲不得;二是,这个房间有直通外界的空气交换通道,也就是说外面烧的热火朝天,但里面照样有氧气,这才能喘上气,才能活下去。
所以,能不能躲在厕所,关键不是水的问题,是抗烧和有氧气的问题。大家回家看看你那厕所的门什么的,就明白了。
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其5.5.32条是这么说的:
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 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这什么意思呢,这说厕所了吗?没有。它的意思是让你家里搞一间避难房,火灾时候可以躲进去的。这间房,门啊,墙啊,可透气的窗户啊,才是关键。
3、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1)为什么要跑呢?要跑的情况大概有两种,一是自己家里起火了,这时候,如果火没有挡住你的路,你当然要跑,不跑的话,再烧一会儿,那就麻烦大了。二是别人家里起火了,但有可能烧到你家里来,这时候就要择机去跑,最好是早点跑。
跑还是不跑,其实很关键,比往上往下更重要。这次伦敦的火灾,就是上述第二种情况,虽然发生在别人家里,但能通过外墙保温材料很快烧到自己家,这就是要跑的一种,呆在家里被烧就死了80人。
(2)什么时候不跑呢?那比如,是楼梯间里面着了,这个时候,楼梯间是个大烟囱,跑进去就是牺牲啊,肯定不跑。另外,别人家着火了,但经过分析,肯定烧不到自己家里来,并且毒气也不可能过来,那就不跑,玩游戏,睡觉,更好。
(3)往哪儿跑呢?自己家着了,出了门,肯定是往下跑啊,这不存在选择,如果不是地瓜酒喝醉了的话,都应该清楚。别人家着了,分两种情况,这家在自己家楼层上面,那往下跑啊;着火这家在自己楼层下面,那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楼梯间里面有烟不,烟大不?没烟,或烟很小,向下跑啊;楼梯间里烟很大,立即回家呆着,不向上跑,一是很难跑过烟,二是被烟追着熏,可能要中毒,再说上去躲在别人家里,和躲在自己家里,有什么两样?
(4)能不能向上跑呢?凡事不可能万分绝对,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向上跑的。比如这个楼是25层,你家住24,楼顶又有开口,下面某家着了。你出门一看有烟,还比较大,你往下跑可能要送死,那憋一口气跑到楼顶上,也是一个办法。
总之,最好不要跟烟较劲
 
本文链接地址:http://sxjz.qddfxfpx.com/school/articledetail-524621.Html相关推荐:
国考战报 | “通关”刷屏,心得分享,学员群上演实操高分秀!
河北消防救援总队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22年第三批次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公告
南宁清大东方助力南宁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指导中心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